7月29日,記者采訪了解到,五六月份市環保局對5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開出罰單,除責令整改、停止外,最高罰款10萬元。上半年,市環保局共對24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開出30張罰單,共計罰款188萬元。
據介紹,去年我省發布了嚴于國家標準限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系列標準,對大氣污染行業轉方式、調結構起了重要的倒逼和引導作用。為貫徹落實《山東大氣標準》,我市在大氣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加大環境執法監管,對屢查屢犯的企業絕不手軟。
在查處的環境違法行為中,有7家企業是因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地方規定標準。山東煤氣熱力制冷工程公司累計最高被罰40萬元;濰坊第二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在4月21日、6月24日兩次收到罰單,被罰13萬元;濰坊鑫榮制衣有限公司被責令限期治理(升級改造),罰款5萬元;恒天海龍股份有限公司被罰款8萬元。
在五六月份的執法檢查中,濰坊市金河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加工廠存在未依法報批環評文件,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驗收,擅自建成肉制品項目并投入生產的情況,市環保局責令該廠肉制品加工項目停止生產,同時處以罰款2萬元的處理,補辦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之后,市環保局將依據有關法律、政策和該項目的實際情況,決定是否批復同意該項目環評文件。濰坊市寒亭區億能特種油品廠,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、未驗收,擅自建成年加工銷售3萬噸潤滑油項目并投入生產,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,開工建設潤滑油深加工項目,因此市環保局責令該廠年加工銷售3萬噸潤滑油項目停止生產,在通過環?⒐を炇涨,不得擅自恢復生產,責令該廠潤滑油深加工項目停止建設,補辦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,該局將依據有關法律、政策和該項目的實際情況,決定是否批復同意該項目環評文件;同時罰款10萬元。
據介紹,今年以來,市環保局加大了執法檢查的力度,上半年共查處了24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,開出了30張罰單,涉及機械制造、食品、餐飲等行業。(記者 齊英華 實習生 曹琦)(原載濰坊晚報)